重回聚光灯的二手车江湖:谜题、颠覆与友商
2022/01/07 | 作者 司雯雯 张硕 | 收藏本文
作者丨司雯雯 张硕
全面取消限迁、异地转籍电子化、减征销售增值税......2021年多部委出台的一些列流通便利政策,让沉寂了有些时日的二手车江湖再起波澜,重回聚光灯。
然而,聚光灯下,每个赛道都有未解的谜题。
非标、分散、落后、赚差价、无保障、无基建......中国特有二手车市场环境下,二手车电商,是不是个伪命题?
瓜子二手车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能尝到鲜吗?
2021年5月,瓜子迭代为电商模式运营的第一个月,销量砸回谷底,甚至回到了2016年刚创业时候的水平。
数据一出来,压力很快笼罩了公司。
有员工发问,“电商模式到底行不行?能养活全国数千名员工吗?”瓜子取消了线下销售、门店,将二手车交易搬至线上,这个新模式到底有没有出路?
“七天无理由退车”是二手车电商的新买法。颠覆自己,影响行业,阵痛是必然的。
二手车“一车一况一价”,多过一次户或者多一条划痕,价格都不同。消费者习惯用电商平台订餐、订票、买家电,但几万、十几万元的二手车,不去线下看车,直接线上下单,多少人能接受?
二手车电商,有多难,不言而喻。这又将是一场新战事。
瓜子二手车创始人杨浩涌很坚决。在他看到的行业未来消费趋势里,电商是最优解。“几年之后,当95后、00后成长为二手车购买的核心人群,我觉得,他们会说买二手车为什么要去线下?”
二手车行业见惯了聚光灯下的激战,如今倒的倒,亏的亏,活下来的瓜子已经少有对手。
在这场新战事中,瓜子要挑战的是自己,要面对的是行业旧识:让非标二手车可以数字化、标准化流通,让消费者接受线上买车,让车商接受电商生态。
瓜子技术团队如今依然保留了电商模式上线那一天的一张截图:线下流量归零。
对于瓜子,甚至整个二手车行业来说,新的篇章开始了。
自我颠覆
电商化改造最先从内部开始。要能打动用户、说服车商,首先要让瓜子员工接受。
沟通会来回开了十几轮。公司B06二楼的培训室里,一到下午就坐满了人,业务团队的人离开,换产研团队进去,每个员工都至少听过一遍。杨浩涌待在里面,一场要讲两三个小时。
瓜子二手车公共关系副总裁陈艳艳听过三遍。“浩涌就整天讲”,从部门会议讲到高管小组会议,和团队去吃饭,杨浩涌也在饭桌上继续解释,“像布道者一样,一遍一遍讲趋势、讲逻辑、讲数据。”
为什么要把严选门店改为交付点,为什么取消线下销售,瓜子要做的电商是什么样,二手车的未来在哪,用户的体验爽点在哪......杨浩涌反反复复把自己的思考讲给团队。
即便在国内大规模的二手车交易市场里,热销车型的车源最多不过几十台,但电商平台车源来自全国,同类热销车型有几百台甚至上千台,解决了线下车源限制的痛点。线上车源的充分供给,给了消费者比价的空间,围绕供给与匹配,车价也归回价值。消费者不用实地看车,选好了付订金,车可以直接送上门,试驾后不喜欢,七天内免费退,无理由退。
有员工立马觉得,这也太酷了,“就像在电商买一件衣服那样买二手车”。也有员工担忧,用户能接受吗?
瓜子二手车副总裁傅家祥给朋友打电话,问“如果有个平台可以线上买二手车,买回去不喜欢还能七天内无理由退,没有任何费用,你愿不愿意试试”?他们从来没买过二手车,直接拒绝:“我不信”,“不可能免费”。
车商也不相信电商模式。模式调整前的车商调研中,有超过80%的瓜子合作车商对此表示怀疑,认为“不太现实”。
更大的阻力来自惯性。依靠原本的严选模式,瓜子依然在保持快速增长。严选店已经基本覆盖了国内一、二线城市,按这个模式继续向前跑,预计2021年的交易量比2020年大概增长70%,各个业务线都对这一年充满信心。
要不要切换电商?两条路摆在眼前:一条坦途,另一条布满荆棘。
杨浩涌过了一个纠结的春节。独自跑步时,他反复想,到底选哪一条。模式切换,至少是几个亿的损失。
纠结时,他画了两个赛道的金字塔。对比同样“非标品”的生鲜行业,从上往下捋,盒马、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,盒马的用户显然规模最小,走出一、二线城市,基本看不见盒马门店,社区团购在最下面一层,用户最多、规模最大、对行业影响最广。他想,瓜子在哪一层?
“恐怕是在最上面一层。”线下开店,车源、房租、人力的成本肉眼可见,车源少、购买力弱的地区很难撑起一家门店。成本结构逼着定价向上走,定价筛选了用户,杨浩涌觉得,“我们自己把自己卡住了。”
沟通会上,有员工提出,为什么不同时保留线下门店,在已经建立起的优势上,同时尝试新模式,边跑边看。
瓜子二手车高级副总裁曹士军在接受《凤凰WEEKLY》采访时说,“线下门店说到底还是零售的生意。”能开多少家店、场地能容纳多少车、多少用户到店、转化率怎么样,生意能做多大,一算就清楚了,对用户和行业,都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。
“如果我们已经看到一个商业模式未来有可能会革我们的命,为什么我们还要在过渡阶段继续挣扎呢?”杨浩涌很坚决,“难道我们要等着别人用电商来颠覆我们吗?”
在杨浩涌看来,线上既然是未来,如果留着线下做拐杖,拐杖就会变成包袱。“靠着拐杖,新模式是长不出来的。我们要做就要all in。”
箭在弦上,一触即发。
瓜子2021年1月开始在天津做MVP测试,此后扩展到全国10个城市,去掉线下销售,只靠线上网销。测试跑下来,瓜子团队松了一口气,“还好,销量下跌在预期范围内。”5月中旬,瓜子在全国范围转型电商,9月正式对外官宣。
“开着飞机换引擎”
电商让瓜子整个团队一下跳进了新的环境。
要求立刻变得不同:App要更清晰、全面、易懂,为用户线上决策提供依据;交付顾问要同时承担过户、交车、车务等职责,而这是之前五个人的职能;物流部门要保证一辆哈尔滨的二手车能最经济、快速地送到厦门;如果用户需要,交付顾问还要能送车上门。
“这就好像是一边开飞机,一边换引擎。”以前在线下完成的动作要转到线上,比照电商购物的体验,各业务的流程、标准、规范、体验都需要重新调整。瓜子二手车高级副总裁郑华在接受《凤凰WEEKLY》采访时说,“像重心突然从左脚换到右脚,大家都在重新学习走路。”
留给瓜子团队适应的时间并不多。大多数员工4月得知转型消息,5月就要确保每一台二手车的交易能够真正在线上完成。
瓜子总部的办公区,横着不少行军床,任务赶得急时,通宵也是常事。一个月时间,面向用户的App、流程、标准、体验,面向内部的业务系统工具,都得重新梳理、调整。期限一到,所有一切都要准时上线了。
还没等大家松一口气,迭代,没有尽头的迭代又来了。电商就意味着快。
郑华不管是上班路上,还是在家里,他都会随时点开App,测试不同服务的体验。“发现不完善的业务细节,必须要马上调整。任何体验上的不足都可能导致用户流失,产品、流程、体验上不能有卡点。”
没有了线下销售面对面答疑解惑,在电商模式下,用户在APP上遇到的每一处小问题,都会被放大,甚至影响到最后的决策。
即使是VR查看车辆内饰时长这样的细节指标,也不会被放过。郑华告诉《凤凰WEEKLY》,类似这样的细节,数据往往无法直接体现原因,这就需要对用户进行访谈,深挖原因,弄清楚到底是用户关注必须要看清楚某个内饰细节,还是VR视角用起来不方便,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整。
围绕用户需求和体验,瓜子APP从5月中旬改版以来,前后改版迭代上千次,各环节的服务流程、体验也在不断打磨。
“小步快跑”已成为默契,切换电商后,瓜子各团队都在这样的节奏上奔跑。
切换电商模式后,交付团队成为跟用户线下接触的重要触点,而他们面对的,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工作内容。“交付顾问以前只管过户,”瓜子二手车交付运营总监刘侠解释说,“简单来说,用户什么都准备好了,交付顾问拿上用户的身份证件,到车管所窗口递一下材料就行。”
如今完全不同了。交付顾问要懂车况,专业的检测报告拿到手里,要转换成用户听得懂的介绍,还要教会用户使用这台车,灯光、音响、空调、智能硬件,每天会面对的都是不同车型。除了这些,关于车辆的售后保障,除了在APP上展示告知外,也需要交付顾问再次传达给用户。
一套交付模型中,要求包括车况报告200多项,功能项70项,售后15项。这就要求交付顾问的能力模型要从单一维度变为复合维度。
电商模式切换已半年多时间,交付顾问白天工作,晚上培训,几乎每天都需要学习一两个小时。经常有人找到刘侠,抱怨“太痛苦了。”
但成就感也来得直接。用户调研结果出来,交付环节的投诉率大幅下降,好评率不断提升。刘侠常刷朋友圈看到,许多用户买完车后和交付顾问还成了朋友,并且介绍自己的亲戚好友来回购。
用户的“小作文”
“首先是用户体验专项有关NPS(用户净推荐值)调研的分析,以及后续需要改进的业务环节、负责人、排期。”瓜子办公区B06三楼022会议室,负责服务体验管理的孙超在做汇报,杨浩涌就坐在他正对面。
两周一次的业务例会,第一部分就是汇报NPS,从线上产品到线下交付的各流程,从部门负责人捋到具体岗位,NPS被拆解成29项项目,挂到每一个业务节点上。
切换电商模式后,NPS成了瓜子最重要的考核指标,孙超的汇报排序也被安排到了第一位。
在电商模式下,怎么把体验做好,成了瓜子最重要的课题。为了适应新模式,做好用户体验,瓜子的组织架构也进行了多次调整。
原本负责运营管理的孙超,现在也负责起了用户服务体验的管理。孙超和其他部门聊起业务,话题马上就带到NPS上。他已经习惯了高管、业务线负责人来他这里接听客服热线。“没人会觉得投诉热线里的问题琐碎,要了解用户在意什么,投诉的声音最直接。”
拨往瓜子400热线的电话,大多数是投诉电话。用户通常带着些怒气,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,车子开起来不平顺、内饰比预想中要破旧......
“二手车不是新车,不都会有一些小瑕疵吗?”一名400客服起初觉得困惑,后来慢慢理解,“用户花钱买车的时候,肯定希望问题越少越好”。她换位去想,谁买东西都是挑剔的,有些用户不仅是第一次买二手车,甚至是第一次买车。
意识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。二手车行业可能是最江湖、最草莽的行业之一,“顾客是上帝”的法则在这里并不通行。
进了二手车交易市场,大多数人想的是“别被骗最要紧”。一车一况一价的前提下,谁有车源,谁就占据了主导权。态度不算什么,用户咬着牙骂完了,还得回来买。
但这套“把着车源做买卖”的法子,只能做几家门店的生意。电商时代,拼的是用户体验。
2020年年底的复盘会上,最后一个环节,瓜子战略负责人曹飞分享了美国二手车在线平台Carvana的案例。创立之初,Carvana市场份额不足行业头部公司Carmax的1%。但2020年,其业绩大幅增长,市值一度超过500亿美元,相当于Carmax市值的近三倍。
瓜子团队把Carvana站内的用户评论,整个扒了一遍。结果让他们震撼。有用户发二十多分钟的视频称赞Carvana。Carvana的NPS达到83分,评价的关键词汇是“easy”,而不是“cheap”。
也就是说,用户来Carvana买车,看重的不是价格,而是体验。
瓜子对用户体验的重视,并不是一场“钟摆运动”,而是被写进了价值观。办公室墙上,瓜子价值观的第一条变成了“用户第一,用心呵护”。
“用心”是个形容词,怎么落到业务上?没有标准化的流程做支撑,用户体验只是模糊的目标。“拿网销团队举例,用户来咨询,多长时间回复、怎么回复、语气怎么样、是不是专业,这都会影响用户体验,我们都有相应的标准。”曹士军告诉《凤凰WEEKLY》。
再讨论NPS,不少人觉得振奋。切换电商模式后,瓜子做了三轮NPS调研,分值一次比一次高,最新的数值到了43分。对比来说,苹果的分值约为60分。
出乎意料,退车率也只有不到3%。这也让郑华觉得,对于线上买车这种形式,对于瓜子在车况、服务、售后上的不断打磨,用户是认可的。
翻翻瓜子APP上的用户评论,有用户也开始主动给瓜子写“小作文”,长的有一二百字,开头就是“没想到,真的能在线上买二手车了”。
做好准备等“春天”
有投资人问过杨浩涌,“电商模式既然好,你为什么没早做?”
他的答案也坦诚,“一个原因是认知,当时的条件下,能想到的最优解就是自己做零售,另外,即便两年前能想到,二手车电商的市场环境也不存在,时候没到。”
时机出现在2021年。国家促进二手车流通的政策陆续落地,全面取消限迁、异地转籍电子化办理、减征销售增值税。
瓜子二手车高级副总裁王晓宇在接受《凤凰WEEKLY》采访时说,这意味着,二手车全国范围市场的真正形成,二手车全国流通得以实现,三、四、五线城市旺盛的购车需求与车源供给有限的痛点,也将被电商模式覆盖全国的物流、交付网络解决,二手车行业的高增长潜力也将进一步释放。
“瓜子的交付时效已非常接近高频电商的效率了。”王晓宇告诉《凤凰WEEKLY》,2015年瓜子平均14天的异地交付时效在当时已经算是行业最快了。二手车流通便利政策落地后,交付时长大幅压减。“现在瓜子异地车源的平均交付时效约7天,最快能做到次日交付,异地车源的交付量大幅提高,占总交付量的八成。”
商业世界竞争残酷,只靠别处吹来的风,飞不了多高。做好准备等着“春天”,“春天”一定会来,但要想长得快,必须先做准备。
瓜子的底气是6年攒下的产业基础设施。瓜子有一套覆盖200多座城市、6万6千多条线路的交付引擎,平均三天更新一次。在算法支撑下,随便选一台车、两个位置,系统就能计算出运费多少,哪条是最优的运送路线、怎么搭配运力最划算。打开App,一辆车从河北到重庆,需要几天、进行到哪个环节,大雾封路要多等一天,都能实时披露。
“既要速度快,也要降低运营成本,没有平台能力支撑,是很难做电商转型的”。刘侠介绍说,切换电商模式后,最远的一次,一台二手车从乌鲁木齐送到厦门,长达4100公里。这一切,都要在交付引擎的调度下完成。
这也是为什么,杨浩涌更愿意把瓜子的电商化转型称为一次“迭代”。
他回顾这些年的探索,从C2C模式到线下严选店,瓜子就已经打破了二手车车价、车况的“黑盒子”,对行业进行了数字化改造。在切换电商前,瓜子已经能靠算法评估车况,靠算法定价。
谈到电商对定价算法有多大的影响,瓜子二手车智能平台负责人魏旋大多时候会摆摆手,“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改变,经过5年多的迭代,模型本身已经比较成熟了,更多的是细节上的优化”。
这套模型的成熟,源于瓜子从2017年就开始投入算法定价。费了不少劲,也花了不少钱,不仅仅是产研投入,也有为摔过的跟头买单。前期数据不成熟时,模型只能给热门车型定价,稍冷门一点,价就定高了,最后只能折价出售。
最惨的一次,因为采集的数据不够多、颗粒不够细,几百辆车,斩仓损失2000多万元。但杨浩涌不焦虑,“这就像教小孩学走路,一定会进步的。”
算法最终跑赢了“老师傅”。“老师傅是有经验,但一年能见的二手车数量毕竟有限,算法每个月见到的可不只是几万辆,海了去了”,魏旋告诉《凤凰WEEKLY》,对于市场上99%以上的燃油车,瓜子二手车系统都能做到精准定价。
当然,作为电商模式的基础之一,算法也需要迭代。魏旋和团队最近正为新的问题寻找最优解。用户点进App,页面上显示哪些车,哪辆车排在头一个,都有讲究。魏旋把两部手机并排放,“看,App给每个人推荐的二手车,都不一样。”
这背后是一套缜密的算法系统,尝试找出用户最想要的那台车。收藏夹里的车大多比较新,说明用户更看重车况,如果车价相对比较低,里程长一些、价格更合适的车就可以往前靠。
在瓜子二手车App上随便点开一辆车,使用成本是多少、保值率如何,算法都已经列得清清楚楚。“就算是二手车小白,也不用担心被胡乱开价、推荐,在算法面前,人人平等。
”与友商“打”成一片
停留在“All in做电商”,故事就只讲了一半。基于电商模式,还有另一个维度的产业逻辑。
互联网对二手车行业的改造方式正在变化,不是扶起某一家公司和传统车商做对手,而是为行业提供一个底层系统,一个产业基础设施,既开放又协同,电商、车商在其中共同服务消费者。
杨浩涌的另外半个故事,是真正能改变二手车行业的事情。他形容为物理学的“范式革命”——一场颠覆性、彻底的改变。
用电商模式取代线下严选,是他现阶段找到的更接近“终局”的方式。此前线下开店,和车商抢生意,本质还是在同一圈层互相打,行业还是老样子。
电商模式显然更具平台属性,它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:线上平台没有地域限制,全国的车源流动起来,“所见即所得”和“七天无理由退”的规则下,以往不敢买二手车的用户也开始尝试。
一家公司的标准,算不上行业标准。要成为行业标准,大多数人都要愿意跟着你那套规则走,就需要一个产业平台。
在二手车行业,这事要难得多。车商多且散,据《2021汽车行业流通蓝皮书》,国内二手车交易靠二手车市场+小车商,库存规模低于30台者,占比超过八成。
“看着是一个二手车车行,放了十几台车,实际里面老板可能有两三个。”傅家祥负责瓜子开放平台,与二手车车商打了多年交道。“二手车交易的链路比较长,车商合伙人常常按照擅长的领域分工,有负责收车的、有负责整备的,有负责卖车的,有的车还可能是‘拼缝’的,是不是加入电商,往往不是一个人说了算。”
“在天猫淘宝买东西,全新的标品才实行这个模式,做二手车,没听过随便就能退的,更别说七天无理由退了。”泓杰车行合伙人刘良迪在二手车行业干了10多年,瓜子员工找他聊,他说,“用户一句不喜欢,就把车退了,我的损失怎么办?”
为打消疑虑,傅家祥和团队一对一跟车商沟通,讲用户习惯的变化,讲“退车只是个别情况”。傅家祥形容,“我们拿出足够的诚意”。车商出车源,上架、质检、物流、交付、售后,瓜子几乎是“手把手服务”。
服务只是锦上添花,卖不出去车,再好的服务也是虚的。答应加入瓜子电商,刘良迪是抱着“扩大市场”的目的来的。
线下二手车市场如今不太好做,在北京的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,不少车商盯着稀少的客人发愁。一位车商诉苦,以往每天至少有10多位客人来看,现在却只有两组,库存周期已经延长了快一倍。周转得慢,钱都得压在车上,可能就要亏了。
观望了一段时间后,刘良迪决定,在瓜子平台上放一半车源,20多辆,试试水。一个月跑下来,卖出了12辆。大多数车源,上架三五天就会有用户下订金,交付地来自全国多地,从上架到售出,平均也就10天左右。
车商第一次感受到电商的“想象力”。在线下卖车,一个月能出手,已经算是不错。如今交易周期能缩短到十天,还是同样的车位数,生意却做大了。
不需要瓜子再来“动员”,刘良迪开始在瓜子投入更多心思,研究哪种车更好卖。他在广州做生意,本地人喜欢本田、吉利、长安、奇瑞的多,他以往也只敢收这些品牌,但电商平台没有本地外地之分,再遇上车况符合瓜子要求的其他品牌车辆,他也开始收购。
瓜子做电商成了车商间必不可少的话题。尝到甜头的车商不少,但也有人犹豫。
一次吃饭时,和刘良迪同样做二手车生意的表弟苦恼:“到底要不要加入瓜子?”刘良迪直接打开瓜子商家后台,给他看数据。“直接算笔账,收益大于损失,为什么不做呢?
诱人的数据面前,表弟也加入了。愿意尝试的车商越来越多。比起刚切换电商时,傅家祥透露,仅2021年11月瓜子平台新增车商的数量就翻了三倍。
伴随瓜子的迭代发展,已经有车商琢磨怎么借助瓜子把生意做得更好。比如,收车的时候先看瓜子是怎么定价的,瓜子哪些车稀缺又受欢迎,就重点收什么车。
还诞生了全新的车商形态。一家小门面,不用租在二手车市场,也不占多大的仓库,依靠在瓜子卖车,依赖电商做生意。
这些车商被称为“绿瓜子”,他们不依靠二手车市场的线下流量,但对电商研究透彻。安徽淮北一位“绿瓜子“车商,在瓜子平台一个月能卖20多辆车。
一些传统的、看似牢固的规则正在被打破。
买二手车一定要去线下吗?
非标品不能七天无理由退吗?
电商和车商不能共存吗?
起初不看好电商的员工,有了新的答案。
起初不看好电商、不愿加入瓜子的车商,也有了新的答案。
全面转型电商前,杨浩涌在那间培训室里说,“我们想做的,是改变一个行业,是影响每一个消费者”。
相关报道